任何投資項目,價位的上升,除了市場上的利好消息帶動,還需要背後的機構大戶,在適當時候推波助瀾,這些機構大戶,可稱之為「莊家」。
對於進行任何投資,目的只在於獲取利潤,但盲目跟風操作,勝算難以掌握,一般投資者經常遇到的結果,就是贏粒糖輸間廠。
經常遇到的原因,在於未有清楚了解當時的形勢,更甚的是,驅使進行買入的原因,純粹因為價格由高位回落,以為價格便宜,便心急地冒進,結果價格低處未算低,最終資金被迫套牢(坐艇),或是最後難以抵受心理壓力,割肉沽貨,虧蝕收場。
除此之外,更多遇到的情況是,一般投資者在市況亢奮的時候,隨便聽從某些財經分析員的推介,在價位高峰時追入,其實幫助了「莊家」離場散貨,結果是接了燙手山芋,
整個「莊家」運作循環,一般都由幾個階段組成,例如「低位收集」、「洗倉整固」、重複的「拉升」「震倉」、「獲利」、「派貨離場」。
顧名思義,「跟莊操作」就是利用「特色指標」組合,踏上順風車,只跟進「拉升」及「獲利」這二個階段,而無需參與「低位收集」的漫長過程。
由於一般投資者,與「莊家」大戶涉及龐大的倉位比較,投資注碼輕盈,自由靈活,隨時可沽貨止賺,因此也不需跟隨「莊家」離場。


散戶蟹貨,一般在這個期間失望地割肉沽貨,「莊家」卻低調地吸納貨源,過程有時會非常漫長。


因此,當莊家的持貨比例,達到一定可控的範圍裏面,便會利用各種手段,借助不利消息,誘使套牢蟹貨資金低位割肉。
這種手段,除了令到莊家能夠吸納更平的貨源,更可減低後期拉升,蟹貨鬆綁的龐大阻力。

利用「特色指標」,可以發現當獲利資金到達某一水平,顯示「拉升」的徵兆,上升行情的啟動,也是我們踏上順風車的時間。

由於走勢在最火紅火熱的階段,「莊家」沽售最後的貨源的同時,仍然有魅力吸引散戶追入,因此顯得手法非常高明。

操作範例

「MTDX 資金量化」,分析「莊家」資金,這個視頻教學採用的重要指標。
「MF 主力動向」,觀察「莊家」大戶的吸貨情況,預先了解投資目標的潛力。
「LS 多空力量」,觀察資金的流入及流走的力量,預早部署高位分注離場。
「SR 訊號共振」,分析「莊家」的啟動拉升位置,避免誤墮走勢陷阱。
「LST 多空趨勢」,分析「上升」及「下跌」的牛熊走勢。

但只要觀察「特色指標」,可以發覺一些奧妙之處。






觀察到「MTDX 資金量化」的綠色柱體,「蟹貨資金」已達到25%

之前熾熱的走勢,已經宣布結束,伴隨而來的是步入漫長的跌浪。

這個階段,屬於「莊家」吸納貨源的信號。
這些特徵,可以預示價位已經吸引到「莊家」的青睞。
但必須注要,這些漫長的下跌周期,雖然看似有大戶吸納貨源,但我們無需參與。


指標上可以分辨,例如「LST 多空趨勢」出現了「黃金交叉」、「SR 訊號共振」出現「共振點」、「LS 多空力量」顯示資金流入的紅色柱體。
這些看似利好的信號,很容易誘騙投資者追入。

這便可以證明只是一個弱勢反彈,並非上升浪的開始,根本「不適宜買入」。

在多數的情況下,這種弱勢反彈,可能會出現多於一次,必須避免這種走勢。

「LST 多空趨勢」再次出現「黃金交叉」,趨勢開始逆轉。
「SR 訊號共振」多方指標啟動,而且觸發「共振點」(垂直紅色線)
「LS 多空力量」資金開始流入。



這些情況會令一些信心欠缺的散戶,害怕價位再次下跌,而急於「沽貨」。
但是使用「特色指標」觀察,價位仍在「LST 多空趨勢」的「牛熊分界線」之上,而且陰陽燭仍然是「牛訊號」(紅色陰陽燭),更加未有任何轉弱的跡象,行情仍然處於強勢。
而且「MTDX 資金量化」的「蟹貨資金」(綠色柱體),也幾乎被清理。
對於強勢的情況,經常出現一些短暫的下跌,這些屬於「莊家」振倉行動,利用手段質低股價,務求振走缺乏信心的散戶,令後期拉升的障礙減少。



行情確認進入強勢。

只要價位處於「LST 多空趨勢」的「牛熊分界線」之上,每次震倉回吐,如果出現「轉勢訊號」 的黃色陰陽燭,而且收市屬於上升,可以中途「買入」,或「加注」。


利用「MF 主力動向」,可以發現「莊家」的「主力拉升」信號,加劇了上升的走勢。

這個特徵,與價位正在上升出現「背離」。
若遇上這種情況,很大機會是「莊家」部署離場。


如果你已看淡後市,直接「沽貨」獲利離場,也是不錯的策略。


這個策略,可避免後期的深度下跌,避免已獲得的利潤被蠶食。
根據「特色指標」分析,而且嚴格遵守紀律,整個「跟莊操作」,亦已圓滿結束,相信已獲利豐厚。

「SR 訊號共振」的多方指標全面轉弱。
「LS 多空力量」顯示資金正式溜走。
「MTDX 資金量化」紅色柱體的「獲利資金」正在減少。


「LS 多空力量」顯示資金持續溜走。
「MTDX 資金量化」的綠色柱體,屬於「蟹貨資金」,代表高位接了火棒的散戶,沒有及時止蝕離場,結果被迫坐艇。
免責聲明
- 文章提及的所有指標、股份、金融產品,只屬「參考」及「學習用途」。
- 所示範例可能非最新資料。
- 絕不構成明示或暗示任何推薦。
- 投資帶有風險,請自行承擔有關責任。
- 如有需要,請徵詢獨立、合資格之法律、財務或其他專業顧問。
- 如對我們的「深度分析指標」有興趣,歡迎透過Facebook Messenger與我們聯絡!